<sub id="r7cgk"><del id="r7cgk"><td id="r7cgk"></td></del></sub>

  • ·企業微博    ·加入收藏
    搜索:
    下載中心
    當前位置:首頁 > 下載中心
     
    文件名稱:對綠色建筑認識上存在的五大誤區
    下載分類:技術資料
    瀏覽次數:1587 次
    上傳時間:2014-06-11

    簡介:

           誤區一:綠色建筑只是銷售噱頭?

    誠然,我國當下建筑界對綠色建筑還并未走向成熟階段,早期出現在視野中的多是一些實驗性建筑。同時,一些開發商為了自身利益,利用人們對綠色建筑概念的含混不清,隨意為自己開發的建筑戴上“綠色”的頭銜,有掛羊頭賣狗肉之嫌。

      但是,綠色建筑并非是銷售的噱頭,而是有國家制定的相關標準。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綠色建筑評價標識管理辦法》及《綠色建筑評價技術細則》,“綠色建筑”等級由低至高分為1~3個星級。審定項目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并頒發證書和標識。其中,一星級和二星級項目由地方政府審定,三星級則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審定。
        誤區二:“綠色建筑”一定是高成本?
      綠色建筑近幾年才逐步被公眾所了解和認識,很多人誤以為綠色就代表著先進的技術和前沿的科技,由此將“綠色”與高價和高成本畫上了等號。這種認識是片面的。相對于普通建筑,“綠色建筑”的增量成本的確較高,但從全生命周期成本核算來看,其成本并不一定會比普通建筑高,甚至還會有所降低。而從綜合生態效益、居住舒適度考量,“綠色建筑”更具高性價比。
      誤區三:綠色建筑必須和國際接軌?
      推廣綠色建筑不必強調與國際接軌,每個國家、地區在氣候、環境、資源、經濟及文化諸方面均有不同。必須緊緊結合這些因素,因地制宜思考和行動,采取不同的節能標準、節能措施和節能技術,因此“因地制宜”的原則尤為重要,不必強求統一。
      誤區四:綠色建筑一定是新建筑?
      提倡綠色建筑并不是只建設新建筑物,還涵蓋了對于老建筑和已有建筑的綠色改造,使原本的建筑通過相應的節能環保措施達到“綠色”的相關指標,從而達到保護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目的。例如就日常生活中的水、電、氣等生活要素來說,在現有住宅建筑物的節能改造中,可以從購買水卡、電卡,插卡取用能源,對供暖計量實施改造等方面開始執行。
      誤區五:綠色建筑一定要高新尖技術?
      有人認為,做綠色建筑必須引進高新技術和產品,才能做到更節能。其實,綠色建筑的本質是建筑適應氣候、建筑適應功能。高技術只是實現綠色建筑目標的手段之一,不是唯一途徑。它利用一些節能技術或者設備,但不是高新尖技術的實驗室,最終目標是用最簡單的方式、最小的環境代價,建造最適宜的生活環境。
      絕大多數情況下,通過采用傳統技術策略或適宜技術策略(如采用自然通風、自然采光以及被動式的保溫、隔熱和緩沖層設計措施等),完全可以實現與高新技術策略相同的效果。例如,對于住宅夏季節能而言,不是只有安裝可調節遮陽才能實現的。多數情況下,也可以通過安裝固定遮陽(如南向)達到相同的節能效果。此外,很多時候通過控制建筑的窗墻比、合理設計保溫遮陽措施等,完全可以達到比全玻璃幕墻條件下采用雙層皮玻璃幕墻更節能的效果。






    返回首頁 | 法律聲明 | 建議反饋
    Copyright @ 2011-2015 東莞中浩節能環保工程有限公司 粵ICP備13044251號
    總機:0769-27220885 郵箱:zh@cn-hao.com 地址:東莞市南城區袁屋邊阜東路130號 郵編:523078